6月4日,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联合开发的创新TROP2-ADC(SKB264, MK-2870),以壁报形式公布了用于经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的Ⅱ期拓展研究数据。
这是一项II期拓展研究,入组43例经过多线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,接受SKB264单药治疗(5mg/kg, Q2W)。数据截至2023年2月9日,中位随访时间为11.5个月。
基线特征:入组 43例患者,其中22例为EGFR突变患者,21例为EGFR野生型患者。76.7% (33/43)的患者既往接受过针对转移性疾病的2种及以上方案治疗。在EGFR突变患者中,所有患者均为EGFR-TKI耐药,50%的患者至少接受过一种化疗方案,59.1%的患者接受过第三代EGFR-TKI治疗。所有EGFR野生型患者均为抗PD-1/L1治疗失败,其中76.2%的患者接受过针对转移性疾病的2种及以上方案治疗。

疗效:39例患者疗效可评估,客观缓解率(ORR)为43.6%(17/39),疾病控制率(DCR)为94.9%(37/39),中位持续缓解时间(mDoR)为9.3个月,6个月DoR率为77%。中位总生存期(mOS)尚未达到,12个月OS率为70.6%。
EGFR突变患者,ORR为60%(12/20),DCR为100%(20/20),mDoR为9.3个月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mPFS)为11.1个月,12个月OS率为80.7%。
EGFR野生型患者,ORR为26.3%(5/19),DCR为89.5%(17/19),mDoR为9.6个月,12个月OS率为60.6%。



安全性:SKB264的主要治疗相关不良事件(TRAEs)为血液学毒性。没有观察到神经毒性、眼毒性或药物相关的间质性肺病(ILD)/非感染性肺炎的发生。大多数血液相关不良事件在开始SKB264治疗后两个月内出现,并在经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恢复。延迟给药的患者中,约80%的患者最长延迟给药时间不超过2周,且再次延迟给药的发生率很低。

在经过多线治疗的NSCLC患者,尤其是EGFR突变患者,SKB264展示出令人鼓舞的、可持续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,主要不良反应是临床常见的血液学毒性。在国内,SKB264单药用于TKI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Ⅲ期注册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,为早日造福更多NSCLC患者,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也在积极筹备中。

责任编辑:琉璃
声明: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,图片、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本平台留言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声明:本文系药智会议用户自己上传内容,图片、文字版权归主办单位或发布者所有,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本平台留言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声明:本文内容由平台创作者发布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;如内容涉及违法、侵权等情形,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处理!工作人员微信:pckt6842。